成都采耳成功列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市成华区采耳文化促进会成功列入国际非遗成都采耳传承机构
黄烈华成功列入国际非遗成都采耳传承人
具有百年以上历史文化传承的“成都采耳”成功申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成都市成华区采耳文化促进会成功列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采耳传承机构,黄烈华成功列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采耳传承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采耳登记证编号:ICMMRC19030601
国际非遗成都采耳登记证
国际非遗成都采耳传承人证
国际非遗成都采耳传承机构证
黄氏“掏耳朵”绝技传承简介
“掏耳朵”俗称”小舒服“,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技,是一种艺术和技术融为一体的民间手艺,它是老成都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掏耳朵”由来已久,其历史渊源已无从考证,明代醉月子编撰的《精选雅笑》中亦有精彩记载,掏耳朵“亲历者顿觉身心舒坦、耳聪目慧、尘世凡事恍若空灵。一勺一刷一铲收放自如,一推一捏一掸轻缓有道,真乃小舒服也”。
黄氏“掏耳朵”绝技源远流长,传于现今已有四代。初由黄烈华祖父黄世发起,黄世发,生于1890年,四川什邡人氏,以贩卖当地盛产的烟叶为生,为当地的清水袍哥,常年往返于什邡~成都之间。此人仗义豪放,乐善好施,爱打抱不平。一次在青羊宫庙会上,看到一年迈掏耳匠为人掏耳后非但没有收到工钱,反被敲诈,随上前出手相助,对方感激涕零。询问之下,才知此人是被称为“待诏” ,又称“三旗兵役”,满语为“取三”的清宫廷剃头匠人,因无儿无女,清朝灭亡后,便流落市井剃头·掏耳为生,由于年事已高,生活甚至艰辛。二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识恨晚之感,黄世发对掏耳绝技更是神往以久,观其黄世发为人正直又对掏耳兴趣浓厚,便传授了这一绝技。
其子黄良善,生于1935年,从小聪慧过人,知书达理,对掏耳朵也情有独钟,子承父业。加之四川地区茶馆文化极为盛行,黄良善便依托各地茶馆“掏耳朵”谋生,后又拜师学习评书,至此便多了一种谋生手段。
黄良善之子黄烈华生于1963年,因是家中老小,倍受溺爱,父母感觉这样下去不行,遂将谋生的掏耳朵及评书技能传授给他。别看黄烈华贪玩无忧,心性不定却也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尤对学习掏耳朵很是上心,常常用说一些评书段子方式招揽掏耳生意,外人戏称“摆神”(摆·扯耳朵)。
改革开放后,90年代初,黄烈华开始经商,由其为人豪爽,加之勤奋有加,事业很快便小有成绩,但如何把祖辈传下来的“掏耳朵”绝技光大,传承下去的愿望却日渐迫切。2008年,经过多年考察,走访成都及周边县市,聚集了30多位民间掏耳高手,组建团队,交流技艺,探讨心得,加以记录,总结,编汇。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采耳职业操作规则。在经过培训后,在宽窄巷子景区用规范的技术,标准的形象,热情的服务向国内外游客展示这一老成都的民俗文化。
国际文化传媒管理注册委员会(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Media Management Registration Committee)历经三年的筹备工作,2013年8月19日经美国联邦政府批准正式依法登记注册成立,并依法获得登记注册牌照(牌照号码:C3597648),同时获得美国州政府认证(认证号码:509891),美国联邦政府认证(认证号码:14001770-3),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认证(认证号码:A3238275)。
随着全球云计算国际文化传媒数字信息一体化的发展,国际文化传媒肩负着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交流沟通的主力军重任,是促进各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传媒体系不同,导致部分地区的文化传媒滞留,为了让各个国家地区文化传媒产业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国际文化传媒管理注册委员会将2014年01月08日依法执行《国际文化传媒管理注册条例》也称《国际文化传媒云计算管理注册条例》,构建“全球国际文化传媒云计算数据平台”为各个国家地区提供云计算数据,促进国际文化传媒产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认证书(认证号码:A3238275)
美国联邦政府认证书(认证号码:14001770-3)
美国州政府认证书(认证号码:509891)